教师发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学科研>教师发展 > 详细内容

协和中学郭永峰名师工作室赴开平仓东保育基地开展研修活动

来源:郭永峰名师工作室作者:更新时间:2019年12月1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在侨乡江门,散落着数量众多的华侨特色村落。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古村落正面临着“空心化”的危机,而位于立园风景区旁边的仓东村无疑是幸运的。经过本土侨乡文化研究专家谭金花博士及文化遗产保护热心人士10余年的深耕,昔日凋零破败的村庄日益焕发生机。谭金花博士等人在仓东村开展的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教育基地——开平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下简称“仓东保育基地”),荣获201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得到了国际的肯定。



2019年12月6日-8日,应仓东保育基地的邀请,郭永峰名师工作室和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项目《生态校园科普基地建设(第一期)》全体成员,以及特邀的部分老师和专家一同前往开平仓东保育基地进行研修及开展水处理项目的研讨。

· 活动安排 ·


12月7日

9:00-10:30 沈益民老师讲座《碉楼文化与村落》

10:30-13:00 乡村现状调研,实地走访,村民访谈,文化总结

14:30-16:00 郭永峰老师分享协和水循环案例

16:00-17:00  仓东村生活用水与厨房用水净化系统研讨

18:00-22:00  建筑灰塑体验活动


12月8日

9:00-10:30 沈益民老师《世界文化遗产保育》讲座

10:30-11:30  交流互动,总结分享


开启研修之旅


12月6日晚上,老师们带着些许期待与疑问开启了开平之行。晚上22:30抵达目的地——仓东村,这是一个以碉楼闻名世界、记录着侨乡历史的村庄,眼前的景象让老师们眼前一亮。


12月7日清晨,在静谧的村庄里,老师们开始了新一天的探索之旅。


▲参加活动人员在修复的旧建筑前合影留念


背景:华侨新村是现实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信仰需求。

特点:高、枪眼、燕子窝

分类:众楼(大家都可以避难),居楼(兼备居住),更楼(打更)。

风格:中西合璧

现状:空心村,后继无人,回流乏力。

原因:传统农耕发生根本变化,生存对土地的依赖下降;“家乡”观念逐渐变成历史;“农民”身份消失,变成职业。

保护意义:让乡愁有处寄托,让灵魂有处栖息。

仓东计划:以村落保存和修复为基础;以文化传承和发扬为内涵;以社区营造和共享为方向。

意义:归属感,凝聚力,爱家爱国主义。


▲碉楼三大特征:高、枪眼、燕子窝


一部活的侨乡史


仓东村历史


开平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艺术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侨乡历史,见证了中国从落后走向辉煌的历程。过去的中国由于落后,有一部分仓东村人以走出去为终生目标。后来由于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仓东人回流,也正是因为这段历史,让仓东村中西结合的建筑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今日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仓东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的舞台,成为了有身份、有地位的新中国侨民。


▲村中部分破旧的房屋


仓东计划


留美博士谭金花教授带着家国情怀回来了,她与志同道合的沈益民老师一起组织团队,制定了“仓东计划”:以保存修复为基础,以文化传承和发扬为内涵,以社区营造和共享为方向,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立意高远。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仓东村不仅获得重生,还结合国家教育发展,设立了研学基地,成立了以“寻根”为主题的国际交流基地等。


▲现时的仓东村已发展成为教育基地


那么,如何既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又能有效地做好乡村建设的工作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交流分享


郭永峰主任以“生命之源,生生不息”为主题分享了协和的生态环保理念和生态建设。郭主任从协和转制讲到协和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生态建设过程,重点突出了协和的水处理模式。从硬件建设到课程开发再到人才培养,从“记中学”到“做中学”再到“悟中学”,一步步走来,逐渐沉淀、提升,协和一直走在发展的路上!郭主任探索的精神和对教育的情怀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老师们,沈益民老师也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和加强合作的意愿,并期待着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郭永峰老师分享协和中学的成功案例


▲沈益民老师作题为《碉楼文化与村落》和《世界文化遗产保育》的讲座


文化体验


▲在水稻田旁骑行


▲学唱咸水歌(民歌)


▲专注地完成灰雕作业


(注:碉楼上的明珠——灰塑,灰塑又称灰雕、灰批、雕花,被称为“屋脊上的艺术”,作为岭南地区一种传统建筑装饰工艺在广东开平古村落碉楼上随处可见。正所谓:广东旅游看碉楼,传统文化品灰塑。2015年成功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历史点亮未来


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全世界关注的课题,如何让历史点亮未来?在开发的过程中如何让仓东继续保持绿水青山?


“点亮”非遗需要时间的沉淀,我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感受到传承非遗道路“任重而道远”。开平非遗保护团队力求建构一个宜居的原生态村落,让村民幸福地生活在其中,实现“真正的美丽乡村”,也让游客能更好地认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向外传播更多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开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一定会熠熠生辉!


经过在仓东村两天的研修与体验,老师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作为协和中学的一员,我们也要努力为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打印文章] [收藏本页]